浙江宣传:谐音梗可别念“邪”了
谐音梗作为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已悄然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打碎东西,念一句“碎碎(岁岁)平安”,求个好彩头;网络社交中的“886(拜拜啦)”“520(我爱你)”等数字谐音,简洁明了;“禁止蕉(焦)绿(虑)”等一语N关的工位摆件,勾勒出打工人的日常,让人发出“懂的都懂”的感慨。
然而,近年来,将谐音不分场合随意乱用的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一些黑话烂梗甚至“渗透”到青少年群体中,引发担忧。不久前,中央网信办、教育部部署开展“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聚焦语言文字不规范、不文明现象,重点整治歪曲音、形、义,编造网络黑话烂梗,滥用隐晦表达等突出问题。
不禁想问,谐音这一语言现象是怎样兴起的,又该如何正确使用?
门窗上的“蝙蝠”。因为蝠与福同音,所以被人们认为是带来好运的象征 图源:“国家人文历史”微信公众号
一
谐音梗指用声韵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本字,以达到某种意趣效果。
早在宋朝,百姓过年把柏树枝、甜柿和橘子当供品,分别取其中一个字“柏”“柿”“橘”,寓意“百事吉”。古人的诗歌、对联、歇后语等文学形式,或为了押韵,或暗含其他意思,也都出现过“谐音双关”的表达。如今,谐音梗更是衍生出数字、中英文混合、同义等多种形式。
那么,谐音的应用场景为何会不断扩大,它究竟又有啥魅力呢?
言此意彼,多一点含蓄。中国人追求的情感表达往往是内蕴委婉的,用同音字替代原本直白的话语,映衬出国人内敛的文化审美和处世原则。唐代诗人温庭筠写下“井底点灯深烛(嘱)伊,共郎长行莫围棋(违期)”,借此传递女子对情郎的眷恋;明朝民歌“梭子里无丝(思)空来往,有针无线枉相缝(逢)”,含蓄透露“空相思”的失落。
调味生活,多一些乐趣。一个恰到好处的谐音梗,往往能起到活跃气氛、消解沉闷的作用。比如在聚会场合,有程序员介绍自己“每天就是‘码’不停蹄地工作”,这个“码”字既指代了编程中的代码,又巧妙地与“马不停蹄”相呼应。广告宣传里,谐音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轻松诙谐、吸引注意力的效果,比如“骑”乐无穷、无“胃”不治等。
社交货币,拉近点距离。Z世代网络原住民喜欢用独特的语言展现个性,在互联网圈层中,谐音梗不知不觉成为一种“社交货币”,构成了身份识别的“暗号”。即便双方素不相识,只要拥有对某个谐音梗的相同解读,就会获得“确认过眼神,我们都是对的人”的情感认同。好比贴上“程序猿”“研究僧”等身份标签,便能于茫茫人海中先一步精准识别出对方。
而浙江“浙里办”、湖南“新湘事成”等一些政府办事平台,巧用谐音,融入当地简称,不光听起来顺耳,更拉近了政府与老百姓的距离,收获了许多正向反馈。
用谐音梗设计的手提纸袋 图源:视觉中国
二
客观上看,谐音梗之所以兴起并盛行,源于它和网络传播规律、网民表达需求的适配。然而,谐音梗的生产、传播有着较强的随意性,在“进化”过程中也容易陷入误区。
不同社会群体在对谐音梗的解读和使用上,展现出不同程度的包容性、接受性以及认可度。对于不熟悉这种语言表达的人而言,使用谐音梗沟通便容易筑厚交流壁垒。比如面对“雨我无瓜(与我无关)”“杯具(悲剧)”之类的词汇,父母长辈容易感到一头雾水,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储备和谐音理解力,无法准确把握其含义,从而加深代际鸿沟与信息分化。
庸俗的谐音烂梗不仅削弱了语言的表达力和准确性,还可能引起公众的审美疲劳。谐音梗中常用的错字别字,异化了语言的结构形式,弱化了语言文字规范意识,给学习生活工作带来不良影响。比如,“自抱自泣(自暴自弃)”“Duck不必(大可不必)”等词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汉语言文字规范。
当某一谐音梗走红于网络,网友为迎合流行趋势,会进行大量同质化表达。长此以往,个体思维模式固化,个性化的想象力、表达力就可能发生一定程度的衰退,导致人们降低对汉字、词语更深层次的文化理解。
特别要提醒的是,不健康的谐音梗还可能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青少年群体处于价值观形塑阶段,倘若频繁接触烂梗劣词,容易模糊他们对于道德伦理的判断。比如,出现在小学生作业里的“老师,报giao(告)”“我要买个新书包100米(元)”等案例,常常引起我们的担忧。此外,由于互联网平台的开放性、隐匿性和多元性,一些谐音词包含粗俗低级内容,与暴力、歧视等不当行为相关联。诸如“伞兵”一词,因其拼音缩写被部分网友当作吐槽谩骂的谐音梗,殊不知狠狠中伤了该词的本意。
图源:“中国教师报”微信公众号
三
说到底,作为一种修辞手法,谐音的使用本无不妥。对于谐音梗,热度之下更需冷思考,莫因非理性、无限度地使用,令谐音梗成“邪”音梗。笔者认为,重点要把握好三组关系:
“尊古”与“追新”。每个时代流行的谐音梗,都折射出当时的时代特色,而最终能否被长久地认可,不在于一时一刻有多火,而在于影响有多深远。在创造谐音梗的过程中,不妨试着追古溯源,汲取古代文人墨客的玩“梗”智慧,从经典文学作品和长期积淀的文化底蕴中寻找玩梗的乐趣。
“亦庄”与“亦谐”。在非正式的交流中,谐音梗可以成为调节气氛的利器,在符合公序良俗的前提下,应充分尊重并允许大众对语言的创造和表达。不过,在学术讨论、商务会议等严肃场景,则应时刻保持对内容优劣的敏感性和辨别力,提升自我约束能力,避免因谐音的表达造成意义消解等情形。
“拥抱”与“选择”。面对谐音文化在校园的传播,家校应形成合力,以身作则,把握用梗边界,谨防不良谐音梗过早入侵青少年语言思维系统,帮助孩子建立汉语规范意识。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网络素养课程,引导学生以批判性思维来对待谐音梗,同时不妨鼓励学生提升阅读能力,以“深度”思考抵御“浅薄”烂梗。
此外,公共媒介要及时追踪网络谐音演绎动态,恰当运用谐音文化,在信息编码、转译和传播过程中,及时纠偏导向,构建良好的网络传播生态。当下,已有不少平台开展不规范用语专项整治,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语料库,限流负面谐音词、错误字形等不规范内容,当好语言文字秩序的“把关人”。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恰当的谐音梗传递的应该是正面信息和价值观,而不仅仅是追求一时之乐。相信在时间长河的洗刷之下,无聊庸俗的谐音梗终将被过筛消散,而我们期待和追捧的“亦庄亦谐”的优质谐音梗,则将在“大浪淘沙”中经久留存、历久弥新,为我们创造出源源不断的惊喜与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