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夜拆除不锈钢盲道 “深圳速度”背后仍须追问

近日,某脱口秀演员在节目里吐槽,深圳福田一些不锈钢盲道表面过于光滑,不仅不能为盲人提供有效的指引,反而存在可能因摩擦力不足而导致摔倒等安全隐患。该吐槽引发了广泛共鸣。

深圳有关部门对此高度重视,迅速组织进行了实地调查和评估,并决定连夜拆除这些存在安全隐患的不锈钢盲道,新装了更为安全可靠的水泥材质盲道,以确保市民的出行安全。对此不少网友感叹:这就是“深圳速度”。

盲道本是为了给盲人提供导航,保障盲人出行安全,可采用不锈钢材质的盲道容易变成“滑道”,若是遇到下雨天,危险系数更是陡增。“导航仪”功能失灵了,“生命道”却成了不安全因素。这样的盲道到底是帮“盲”,还是帮倒忙?

这一事件说明,吐槽并不会与“添乱”划等号,只要公众的吐槽合情合理合法,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就可能成为促进问题解决的推动因素。脱口秀演员和群众的吐槽就成了推动事件改变的驱动力,而深圳连夜拆除不锈钢盲道,也是对这些吐槽最好的回应。

除了吐槽之外,该事件还有另一亮点,那就是“听劝”。如果没有深圳相关部门对吐槽的重视,没有及时倾听民意和需求,那就不会有连夜拆除不锈钢盲道的果断举措。

深圳市的“听劝”自然当夸,但在“听劝”和整改背后,也有一些与该事件相关的不解和疑惑需要进一步追问。比如,既然面对吐槽,有关部门能这么利索地回应群众关切,及时纠偏并积极解决问题,那为什么在当初铺盲道时,在材质选择的问题上出了偏差?相关的调研工作是否做到位?有没有通过公开的方式,充分征求过盲人群体乃至其他社会公众的意见?有没有进行不同材质的材料比对和试验?

如果履行了上述这些程序,相信就不大会出现不锈钢盲道建好又重新拆掉的财力物力的浪费。出现这样的问题,除了整改,是不是还需要有人出来对此负责?

为“深圳速度”点赞和追问该事件背后暴露的问题,这两者并不矛盾和冲突。这些追问和那些吐槽一样,都是“建设性”的,更是指向了问题的核心:建设一项民生工程,必须细致考虑群众的切实利益和实际感受,同时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让群众对公共事务有知情权、参与权、话语权和监督权。只有这样,才能将群众关切和期盼完满地呈现在每一个细节中。

本报评论员 王彬

来源:钱江晚报【编辑: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