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绿良渚古城遗址:实现文物保护与水生态环境改善双赢

河网水系蜿蜒逶迤,白鹭三两成群挺立田间……徐徐秋风中的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好似一幅水乡田园图景。

2019年,穿越五千年的“水城”——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20年,为让“水城”更秀美,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创新实施了生态立体修复工程,对园区内水体进行了系统性的“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生态修复”,实现了文物保护与水生态环境改善的双赢。

如今,从南门进入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池碧水。

“经检测,这里的水呈弱碱性,已达到饮用水标准。”杭州良渚古城文旅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陶波说,目前园区内的水体透明度基本保持在1米以上,水草悠悠、鱼翔浅底随处可见。

“之前园区内的水体多为水系不连通的池塘,污染物流不出,自身也没有净化能力,所以水质大都在Ⅴ类及劣Ⅴ类。”陶波介绍。

虽治水工作尤为重要,但不同于其他水域,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的文化堆积层较浅,一旦治水触碰到深处,就有可能损害文物。因此水环境治理必须以保护文物为前提,既不能用大型机械施工,也不能用化学手段。

在文物保护的基础上,当地也曾进行水体治理,但效果不佳。为长效提升水质,良渚古城文旅集团委托专业团队开启了生态治理之路。

经过考察调研和反复论证后,一套综合治理方案出炉——采用“水生态立体修复集成技术”,构建“食藻虫—水下草坪—水生动物—微生物共生体系统”,恢复“草型清水态”自净系统,提高水域生态系统对各类污染物质的自净能力。

“实施‘水生态立体修复集成技术’的第一步,就是以生态底泥改良为主的治污。”技术方、浙江国泉生态环境有限公司设计部负责人金建民说,查清污染物和污染源,因地制宜地精准施策是关键。

据调查,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内大部分景观池塘周边为田野,水体和底泥中氮磷含量高,加之多数池塘存在年数长、底泥厚等问题,极易诱生藻类。

“为此,我们创新研发了固化载体靶向微生物技术,该技术是将以水体和底泥中污染物为养分的微生物经驯化后与酶结合,经过高科技生物技术将其母体‘睡眠’并固化于多孔的惰性圆柱形载体中。”金建民介绍,“载体入水后,‘睡眠’的微生物就会‘醒来’,吞噬水体和底泥中的污染物,持续净化水体和底泥。”

除了上述为良渚古城遗址公园量身定制的“轻柔”治水模式,当地还针对部分水体较浅且水域面积较小的水体,在保证文物安全的前提下,补水提高水位,配备微循环系统,以此增加水体流动性。

完成治污后,如何构建起治污护水“生态圈”谓之关键,技术团队将目标聚焦种植沉水植物。

“把沉水植物种植于水底,形成‘水下草坪’,能固化底泥内源污染物,有效提高水体透明度和溶解氧,创造有利于动植物生存的水下环境。”上述技术公司经理莫国华表示,经过反复研究试验,良渚古城遗址公园选种了四季常绿矮型苦草,该水草可在低温环境下存活,不仅优化水质的效果比普通的沉水植物好,且维护成本更低。

四季常绿矮型苦草的“水下草坪”形成后,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还根据当地水体情况投放了相应品种的鱼虾螺贝等水生动物,构建起水体共生生态系统,自动净化池塘水质。

除了水中“治”,岸上“防”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在园内古城墙遗址旁的池塘边,一圈绿盈盈的茅草沿岸而载、随风摇曳。“这些茅草叫香根草,它们在控制面源污染、吸收溶解在污染水体中的氮和磷的同时,还能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地下文物。”莫国华介绍。

浙江省治水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治污’和‘水生态构建’两步走,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中29个景观池塘已经基本消除了水体的黑臭和富营养化现象。经第三方检测,目前1个景观塘达到Ⅰ类及以上水质标准,28个景观塘达到Ⅱ类及以上水质标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