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友人在济宁|穿汉服、绘烧箔古扇……外国友人品中秋“味道”
9月15日,由济宁市委宣传部、济宁市外办、齐鲁晚报鲁南融媒中心联合开展的“机遇中国·外眼看济宁”系列参访活动走进济宁市文化馆,来自济宁医学院的13名留学生制花灯、做月饼、猜灯谜、制作非遗烧箔扇,在刺绣、绒花与扎染的技艺展示中,与古人共享天地之美、时光之厚,找到穿越时空的文化共鸣。
走进济宁市文化馆二楼大厅,在非遗展位前,非遗传承人如同历史的使者,缓缓铺展扎染、绒花、刺绣的风雅盛景。扎染之法,色彩如流云般层层晕开,在方寸布面之间留下自然与人文交汇的印记。绒花之作,丝线在指间绵密游走,轻轻摇曳着岁月的温情与厚度。刺绣之技,以细密如丝的针脚牵动着观者的心绪,针线穿梭间尽显岁月的纹理。透过这些非遗的技艺,仿佛看见了历史长河中的匠人们,凭借一双巧手,将技艺、精神与文化代代相传,不曾停息。
“这朵绒花非常漂亮,每一朵花瓣都栩栩如生,类型多样,颜色鲜艳,不仅展示了手工艺人的高超水平也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来自巴基斯坦的Elishba Arshad说。
在一旁的手工制作区,桌椅摆放整齐,制作月饼的馅料和面团已备好,留学生们围坐一堂,一边听着面点师傅的讲解,一边制作月饼,不一会,大家都陆续完成了制作。“来中国之前,我就知道月饼象征着团圆和美好,今天能有机会亲手做,感觉很有意义。”来自巴基斯坦的Malaika Ishtiaq说。
“取出黑色的复写纸,将它放在扇子上,在将白色的图案纸放在复写纸上……”在非遗烧箔扇制作点,留学生们身着汉服,在烧箔扇制作老师的指导下,留学生们围坐一堂,共绘烧箔古扇。执笔绘扇,烧箔点彩,上胶贴箔,扫去尘嚣,流光溢彩的烧箔扇就制作完成了。“身着汉服,轻摇古扇,非常漂亮,有种穿越的感觉,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来自巴基斯坦的Essa Ahmad说。
“机遇中国·外眼看济宁”系列参访活动常态化邀请外国友人,通过“走读济宁”感知体验济宁深厚的文化底蕴,共同讲好中华文化故事、济宁文化故事,让“文化济宁、魅力济宁、幸福济宁”的城市形象走向世界。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孔媛媛 丁安顺 通讯员 孙灿)